我个人也有点小小的建议:面试时要用简介明了的言辞表达,让对方明确知道你能做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 。并且尽量表现出你对公司的期望,这样给对方的感觉就是你能长期服务于该公司。
面试时言谈举止也很重要,并且合理把握时间 。
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对面试官所提出问题的回答,往往是决定此应聘者去留的重要依据。如果你“老老实实”地应对面试官的发问,而忽略了面试的规律和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可能会直接影响你在面试官心中留下的印象。所以,学会分析面试官发问的真正目的,并且做出合理及全面的回答,这的确可以成为通过面试的重要砝码。
问题一、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这个问题是面试过程中最普遍的“开场白”。很多人在介绍自己时习惯“背简历”,虽然这并不是错误的做法,但如果你参加的是群体面试,像白开水一样的自我介绍显然会使你淹没在茫茫面试者中。把个人介绍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或者花些心思在叙述中增添亮点,就可以给面试官留下“与众不同”的印象。
回答问题要点:
1、涉及到简历内容的自我介绍,内容一定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2、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3、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4、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各位面试官好,很高心来参加贵单位的面试,我叫马华,来自中华女子学院计算机系,我热爱自己的专业,所以在本科期间很踏实认真的学习,并获得了一些奖励。
问题二、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有些面试者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多是从个人角度展开话题,比如:“希望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希望得到锻炼的机会”、“希望能得到更好的待遇”等。但事实上,面试官是想知道你的面试动机和公司招聘岗位的目的是否一致。也就是说,面试官更关注你来到公司后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而并非公司能给你带来什么。
回答问题要点:
我的性格特点都挺符合这项工作的,同时,我也很希望能在贵单位做这样的工作,从而通过公司的目标实现我的社会价值。
1、面试官试图从中了解你求职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
2、建议从行业、企业和岗位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问题三、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这个问题与上面的问题可以归属于同一个类型,只不过问得更为直接。作为应聘者,之前做好“功课”是必须的,比如了解公司的概况、产品、服务,以及你所应聘的岗位要求,然后充分结合所应聘公司的要求展开话题即可。
回答问题要点:
1、基本原则上“投其所好”;
2、招聘单位一般会录用这样的应聘者:基本符合条件、对这份工作感兴趣、有足够的信心;
3、回答这个问题前应聘者最好能“先发制人”,了解招聘单位期待这个职位所能发挥的作用;
4、应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结合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四、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这个问题是最让应届毕业生头痛的问题之一。没有工作经验,在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共同竞争时,似乎就没了底气。难道所有的公司都不会聘用应届毕业生吗?并非如此。首先你要明白的是,既然有机会来到面试现场,就说明此招聘公司是会聘用应届毕业生的。作为面试者,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只要你发挥足够出色,就能够赢得面试官对你的信任和期待。
回答问题要点:
1、如果招聘单位对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招聘单位并不真正在乎“经验”,关键看你怎样回答;
2、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你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每个有工作经验的员工都是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的,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会从起跑线上开始加速奔跑的。
问题五、你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对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来说,这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果离职原因不是出在原公司上,应聘者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就会比较容易暴露出个人问题,进而引起面试官的警觉,甚至会因此使你失去进入下一面试环节的机会。需要记住的是: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关键在于你在掌握规律后,对面试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有意识地揣摩面试官提出问题时的心理和目的,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回答。
回答问题要点:
1、最重要的是:你要使招聘单位相信,在过往单位的“离职原因”在此家招聘单位里不会再出现;
2、避免把“离职原因”说得太详细、太具体;
3、不能掺杂主观的负面感受,如“太辛苦”、“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某某的员工”等;
4、不能躲闪、回避,如“想换换环境”、“个人原因”等;
5、不能涉及自己负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诚实、懒惰、缺乏责任感、不随和等。
问题六、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面试官问这个问题时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让你指出可预见的困难究竟是哪些,而是想知道当你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是如何的。
回答问题要点:
1、不宜直接说出具体的困难,否则可能令对方怀疑你能力不行;
2、可以尝试迂回战术,说出面对困难所持有的态度——“工作中出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但是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事前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问题七、谈谈你的缺点
这是一个相对“危险”,但如果能回答好,就可以“化险为夷”的问题。如果你回答没有缺点,会有故意掩盖缺点的“不诚实”之嫌;如果你把缺点说得过多、过细,只会令面试官大惊失色,你的工作机会也就跟着飞走了。折中的办法当然有,如下:
回答问题要点:
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问题八、说说你的某一次失败经历
谁都有过失败的经历,面试官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让你诉说失败故事,而是看你在面对失败时所采取的做法以及所持的态度。在失败案例的选择上,千万不要与所应聘的工作相关,否则结果只能是“自毁前程”。
回答问题要点:
1、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
4、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百倍、尽心尽力;
5、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6、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问题九、如果我们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不要不经思索上来就“大展宏图”,毕竟你对你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了解不够多。否则不仅实现的可能性令人质疑,更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是个做事没有计划性的鲁莽之人。不如从处事态度入手来谈你的想法,这样至少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谈谈缺点是在很多面试中都遇到的,我觉得也已绕着回答这个问题。。要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回答:1、因为我是应届生,我还很年轻,还缺少一定的社会履历,但是同时年轻也使我朝气蓬勃、赶紧十足、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我会将自己的确定转化成有点。(没有直接回答我的缺点是)。。回答2: 可以正面回答:我的缺点是有的时候过于执着或是认真,在某些不必要的时候会浪费一定的时间,相信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慢慢把握这个“度”,调高效率。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我首先了解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了解我的团队和资源,这样我能够在合理利用资源、完美与同事合作的同时,准确的按照公司的航标实现自己的价值,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回答问题要点:
1、如果你对于应聘的职位缺乏足够的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说出自己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
2、可以尝试采用迂回战术来回答,如:“首先听取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然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接下来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计划并报领导批准,最后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注意事项1:
首先,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令人乏味的招聘现场,川流不息的应聘者,千篇一律的流程,会使考官的心情变得麻木,所以不会给你过多的时间进行喋喋不休的表达,也没有足够好的记忆记住每一个应聘人员。实际上,从你一踏入大门的3分钟内,主考官就决定了是否要录用你,余下的几分钟完全是安慰性质的敷衍。因此,面试时你要抓住最初3分钟。一些独特而不失礼貌的技巧,便能很好的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
记得在参与过的一次面试中,由于面试人数较多,面试官只顾低头看面试人员的简历而不抬头看面试者。很多面试人就这么走进去,说完就出来了。有个女孩子进来了,面试官也是低头不语,只看简历。女孩很礼貌地说了一句:“各位面试官你们好,请你们将目光转向我,谢谢!”这个无疑就是吸引面试官眼球或者是让他们记住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面试的时候,尽可能的让面试官记住你,这是你面试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自我介绍。很多情况下,我并不要求面试人员自我介绍。记得有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应届毕业生面试后勤专员,在问过几个简单问题后,他问我:“不用自我介绍吗?我准备了很久。”于是,我就让他自我介绍,然后他开始:我叫某某某,毕业于某高校某专业,我的性格外向,待人真诚,团队合作能力强,擅长交际……极其流利的3分钟自我介绍,但我却在他的表达和言行中看不出他的外向和交际能力。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岗位的人都需性格外向、擅长交际的性格特点,更无需拉拉杂杂地像编年史般重复简历表上的细节。求职者在自我介绍时,应该注意的是:第一、真诚地表达自己;第二、对职位了解清晰;第三、善于把握节奏;四、突出自己的特长,这个特长最好是对你的工作岗位有帮助的。你要在推销自己的同时,很巧妙地将自己的特色与所应征的工作之间找到着力点、相关性。
再次,回答问题。在面试问题的回答中,面试官更多的不是看你回答得好不好,而是看你的应变和表达能力。有一次,面试一位很文静的女生,我随口问了一句:“你的衣服很漂亮,是你自己选的,还是朋友推荐的?”她愣了一下,随后好久没有说话,最后为了缓和气氛,我转而问其他的事情。现在的面试者可能觉得面试官问的问题好奇怪,跟面试的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然后转而不答或者不会答。
实际上,主考人可能会问你一些与职位完全无关的问题,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你的思考能力及见识,不要表现出不耐烦或惊讶,以免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太计较的印象。回答问题时,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首先了解你应聘的职位,了解你应该说什么;其次,了解你的对象并在交谈中引起对方的注意,确保确定对方了解你的意思,让对方记忆深刻。
最后,面试心态。如果面试官的态度友善,提问还有鼓励和启发性,应试者则较易从容应付;倘若面试官态度具有攻击性,或表现出轻视、鄙夷的神态,你怎么办?“激怒法”是刁钻的主考官用来淘汰大部分应聘者的惯用手法。在两个人面对面的斗智中,他们往往会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或用怀疑、尖锐、单刀直入的眼神,来剥夺对方彬彬有礼的外表,使其心理防线大大溃退……当然他们的所为是要找到具有心理承受能力之人。
作为应聘者,面对主考官咄咄逼人的气势,轻视的神态,如果有什么应聘绝招的话,那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悦,无故加之而不怒”,时刻保持坚韧和平常的心态。处于被“宰”位置的你,如果因为主考官某些提问过于尖锐、不友好,或者欺人太甚而激起你的怒火的话,那么对不起,你已经输了这场面试。这也是应聘者面试时常常会遇到的“面试陷阱”。
英国未来管理学会管理顾问、执行教练简妮·罗杰斯曾说过:“面试实际上是一个追逐过程,你追逐公司的同时也正被公司所追逐。”所以,面试是一次平等的对话,无需紧张,面对面试官的语言陷阱你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但面对过分而无理的言行举止,也需要保持必要的尊严。
注意事项2:
肯定每家都问了你同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相关的销售经验?而你的回答,一定是……”“没有!”女生抢在我前面回答。我说:“你明明有这方面经验,岂能说没有呢?你平时买化妆品吗?当然!那你可以告诉面试官,你把每次买化妆品的过程,都当作是一次考察销售的体验,体验销售的过程和销售的感觉。虽然你并没有直接做过挣钱的销售工作,但你每次向同学朋友推荐你喜欢的化妆品,都是一次自发的销售行动……”
这可不是什么强词夺理,更不是廉价的脑筋急转弯,这是面试的基本常识: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把自己的各种经历(包括实习经历和个人生活经历)和招聘公司对你的工作需求挂起钩来。
要求大学生拥有与每一个面试公司相关的工作经验是不现实的。但至少你要做足功课,把自己短暂青春里面相关的东西清理一下,无论直接还是间接,无论充分还是勉强,找到和这家公司需求的链接点,给公司一个雇你的理由,哪怕是基于礼貌和尊重的“强词夺理”,也能打动面试者。说到底,任何公司雇佣入门级的员工,都是有培训的。你没有这份工作经验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但你有没有这份志在必得的心态,却是企业最最看重的个人财富。
缺乏面试技巧是这个女生求职失败的直接原因。但深入探索她受挫折的理由,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更多的问题。
这个女生确实喜欢化妆品销售工作。她申请的五家公司,都是同一行业。对于这样一份自己情有独钟的工作,在她大学四年里,居然从来没有为加入这个行业做过任何努力。其实她只要稍加努力,为此付出哪怕几天、一周的时间,她的面试结果肯定就不一样。
她问我:什么是非正式的尝试?几天的时间真能有什么不同吗?
我说:“当然。比如,你现在立即到一家商场找一位面善的销售女郎,买她点东西,留她一个电话号码,然后约她出来喝咖啡、吃东西,请教销售问题,拜她为师……几次下来,下次你去面试时,人家向你提出‘有没有工作经验’这个杀手问题时,你就可以更加真实而自信地回答:尽管我还没有正式的、全职的经验,但我是如此热爱这份工作,我甚至自己花钱请了一个师傅教我,她是某公司的销售代表玫瑰红小姐。瞧,这是我帮她出货时的照片。”
面对这样狂热的求职者,公司不立即雇佣才怪呢。
这个女生的问题在于:一是不懂得基本的面试技巧;二是在四年大学生活中,她没有为了自己理想的就业做一点具体的准备,而这是必须的;三是在受教育期间没有树立职业中心意识,在她的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之间,她没有建起一座桥,而留下了一道鸿沟。
对了,这位女生叫胭脂。作为化妆品,胭脂惟一的作用,是涂到脸上才有价值;作为大学生,胭脂惟一的成功,是通过一个就业岗位为社会服务才有意义。所以,大学期间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职业意识,并为之做好充分准备(比如相关实习、活动、应用)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