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测试准备阶段3

2011-11-25  朱俊英 

此阶段的难点和重点:

  ● 测试周期时间点的确定:

  △ 实际测试总比你预想的要花更多的时间,遇到更多的麻烦,所以要尽量争取足够的测试时间。还要尽可能考虑到测试过程中的风险,比如测试环境的问题、部署失败的问题、开发延期的问题、人员变动的问题等等。尽量避免不加思索的说这个东西我一星期肯定可以测完。

  △ 多参考软件开发管理类文档,在测试的时间进度安排上与开发保持同步,如果是整机测试,还需要考虑硬件开发团队的进度计划。

  ● 测试资源的配置:

  △ 最常见的就是角色安排多,测试人员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招募测试人才,建设高效测试团队。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就需要考虑一下变通之策:外包和外协都是不错的处理办法。

  △ 不同部门之间配置专门的接口人负责项目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减少人多口杂或信息不流通引起的项目风险。

  △ 建议适当考虑自动测试工具,某些工具的确能减少工作压力。

  △ 了解测试团队各成员的专业技能与兴趣也是很重要的,避免无人担当相应角色。

  ● 测试标准的设定:

  △ 测试标准以用户需求和功能技术规范文档为基础,根据项目不同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标准,切不可一成不变。

  △ 尽量提高测试困难部分的标准:如自动化测试工具开发/环境搭建的标准,集成测试的执行规范,性能测试的执行手册等等。高要求才能出好产品,往往最困难的部分,就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整个测试团队需要提升和学习的重点技术。

  2.3 测试环境搭建

  测试环境(test environment)是指测试运行其上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描述,以及任何其它与被测软件交互的软件,包括驱动和桩。测试环境是指为了完成软件测试工作所必需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历史数据的总称。毫无疑问,稳定和可控的测试环境,可以使测试人员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完成测试用例的执行,也无需为测试用例、测试过程的维护花费额外的时间,并且可以保证每一个被提交的缺陷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准确的重现。

  简单的说,经过良好规划和管理的测试环境,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环境的变动对测试工作的不利影响,并可以对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般来说,按照测试计划的要求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测试工作所需要的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数据配置/接口等环境的搭建。

  此阶段的难点和重点:

  ● 测试环境的搭建需要从实际出发:

  △ 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组成恰当的测试环境,不同的质量标准/行业应用/公司状态都可能搭建出不同测试环境。搭建环境之前,需要先列出测试计划中的各种环境需求,然后针对每一个需求进行分析,哪些是目前已有的,哪些是需要请其他部门帮助协调的,然后逐一完成。针对于不能完成的部分,列出对项目的风险以及是否还有其他补救措施等等。

  ● 测试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 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测试环境是经常变化,比如测试软件版本更新、测试人员流失等等,需要随时跟踪和改进,尽量将可控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可控资源包括:测试环境配置手册、测试硬件信息、环境变更记录等等。目的是尽量将测试环境进行备份,方便出现未知问题时快速的还原。

  2.4 测试规程/用例设计

  测试规程(test procedure)是一个提供详细的测试用例执行指令的文档。测试规程应该更注重测试的流程、方法等比较泛的内容,以方便我们对测试用列的编写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把握。不同的公司规范、要求和详尽程度可能不同。

393°/3937 人阅读/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