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拜读过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这几天在看他的《影响力心理学》。
书中提到的“睡眠者效应”让我印象很深,在此做些摘录:
============
想象一下这一连串事件:在玛丽居住的地区里,当地有线电视公司正与某一体育电视网就合同争端问题进行磋商,该体育电视网的播出内容几乎囊括了当地篮球队、曲棍球队的所有比赛。有线电视台希望体育电视网提供“有偿服务”,只向那些支付了额外费用的用户提供服务;而体育电视网则坚持自己是“基本服务”的一部分――所有用户都有权利收看他们的节目。
在这一事件中,双方都有支持和反对者。而玛丽则认为有线电视台是坏家伙,因为它在沟通期间完全拒绝转播体育电视网的节目,玛丽没有办法看到她喜爱的球队的比赛。有一天当玛丽在换台时,突然看到了一个商人模样、风度翩翩的男士正在解释为什么体育电视网应该是一个付费的服务。对玛丽而言,他的论证很新颖,非常在理,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玛丽得知:这个在电视上讲话的男人是有线电视公司那个令人讨厌的总裁。玛丽沉思:“哼,原来是那个家伙。我原本以为他的观点很有道理,但显然他不值得信任,我要多考虑一下他说的话。我是不会为他的有线电视服务付费的!”
几周后的某一天,玛丽与一个朋友讨论关于有线电视付费的问题。当朋友(一个狂热的篮球迷)为体育电视网的立场辩护时,玛丽打断了他,并给出自己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正是那天有线电视总裁在电视上给出的理由。玛丽说她不喜欢有限电视台,但是她相信体育电视网应该是付费的服务。有趣的是,玛丽并没有意识到,她给出的意见源于她并不喜欢的信息源。她成为了敌方的支持者。
=============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正是“睡眠者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沟通过程中,对信息的态度和认知反应是分开存储的。睡眠者效应有一个重要的条件:信息必须被仔细分析过。正如上例中,电视上那位男士的说法让玛丽印象深刻,这是睡眠者效应产生的前提。这样就导致了那位男士传达给玛丽的信息,比“那位男士是有线电视网总裁”这条折扣线索更加难忘;如果没有那条折扣线索,信息已经具有了说服性。
另外,如果折扣线索先于信息呈现,就不会发生睡眠者效应。如果玛丽一开始就知道电视上男士的身份,她内心的怀疑会针对信息产生消极的认知反应,结果就是――她对信息的态度和认知反应在抗拒信息的立场上达成了一致。因此,要产生睡眠者效应,折扣信息必须发生在信息之后呈现。
书中也提到了睡眠者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如果你有理由相信受众对你所代表的公司或团体持消极态度,那么,请暂时不要就此声张,直至将你的信息传递完之后(“……顺便说一句,我来自你们所讨厌的那家公司,但是请不要因此而抗拒你的新态度”)。
ok,看到这里你应该了解到了,记忆中的认知往往是跟态度相分离的。这也能够解释,我们会听到某人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受不了XXX。因为那些有助于这个态度形成的环境、情节的信息都被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