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直很努力

2014-02-17  旺友 

我只是一直很努力

复旦大学奖学金颁奖典礼,4学霸亮相。张安琪,大四,21岁,5篇SCI论文第一作者,新东方最年轻托福老师,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会员,数次担任门萨入会测试主考官。很多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就是你奋斗的理由!

“学霸”有多“霸气”?在近日复旦大学2012—2013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上,4位当之无愧的“学霸”亮相,刷新“学霸”新高度。其中,“女神学霸”入选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备受关注,网友有的顶礼膜拜有的平常心看待。这些奋斗的年轻人究竟是谁?

“女神学霸”张安琪的生活照。

张安琪:我只是很努力地学习

复旦材料科学系2010级本科生、刚满21岁的她是新东方最年轻的托福老师,还是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国际顶级智商俱乐部,1946年成立于英国牛津)的会员,数次担任门萨入会测试主考官。从大二起,她还成为了国家认证翻译、中国译协会员。这位漂亮的美女“学霸”被称为复旦的“门萨女神”。

张安琪大一时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计划、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莙政、望道等研究资助。到目前为止张安琪以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文章5篇,其中一篇影响因子达7.79。

张安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本科生,不把自己当女生,不把自己当年轻人。我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女神’,我只是很努力。”

看到优秀的人还如此努力,很多网友不淡定。网友“So_Uvenir”评价张安琪说:“这种女生简直就是让人脊背发凉般的存在”;更多网友言语中极尽膜拜之情,“刷新学霸高度,世间罕见!”

一句“我只是很努力”就能够说明原因了,多一份努力,得千份收成。

 

 

 

没能变强是因为你太贪图舒服了

我发现任何只要是有一点不适的事情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然后你会离不开它,觉得这点小痛苦其实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一种调味料。这件事由不适变得舒适,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文 / 王石

职业生涯很长,对企业而言,它需要你成为一个专才,但从职业发展来看,你需要成为一个全才,方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阻碍你成为全才的不良习惯有很多,有时候我们喜欢趋利避害,拖延症更是让自己定下来的目标难以实现。

从现在起,你要努力去寻找各种让自己变得不舒服的环境、习惯,别害怕痛苦,伴随着痛苦的出现,才会有成长的空间。新的一年让自己变得更强,王石告诉你五个变得更强的生活习惯。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 

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让自己遍体鳞伤。 

我以前一直很觉得我们应该让自己舒适一些,但是后来我明白一些不适有时并不是件坏事。事实上,你可以学会享受这种不适,例如,我每天都会做一些力量训练,虽然这点不适不会严重到我讨厌的地步,但是人就是这样的,能逃避的困难,我们总能找到借口。我制定计划表格,让这点不适参与我的生活,形成一种习惯。每当我完成15个引体向上,我会在引体向上那一栏写上15,每个月我都会换新的纸张,并总结上个月的情况。不经意间,几个月时间我已经做了1000个引体向上了。 

我发现任何只要是有一点不适的事情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然后你会离不开它,觉得这点小痛苦其实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一种调味料。这件事由不适变得舒适,良好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具体的方法如下: 

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这件事情会让你有点小不适,但是做成了以后你会收获很多。例如,健身。 

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分解成1000个独立的事件,要确保每个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适程度内。你可以先测试一下你尽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后减去20%,从这个值开始。例如,我想要做10000个引体向上,那么分成1000份,就是每次10个。 

开始去做,并且不要强迫自己,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去挑战。随着你的能力增强,逐渐增加分量,例如一个月后,你可以做到15个,3个月后,你可以做到25个。所以,10000个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事实上,你可能9个月就搞定了。 

这个方法的精髓在于把一个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适,然后将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养成习惯,将不适转变成舒适。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这种方法,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提升,改变一些坏习惯,培养一些好习惯。 

1、拖延的习惯。我们为什么要拖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要做的事情令我们感到不适。所以,我们的头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借口和诱惑,来促使我们去做更容易的,更舒服的事情。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定义为“不舒适”的时候,我们会本能的不想去做它,想方设法拖延到明天。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痛苦分解成1000份,变成可以忍受的程度,那么事情就变得容易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表格,叫做“战胜拖延”。每次有想要拖延的想法的时候,就立刻去做,完成任务之后就在表格上+1,当完成1000+的时候,拖延的习惯就根除了。 

2、健身的习惯。我们不去健身因为我们感到不舒适,但是如果每次有意识的让自己承受一些不适,会逐渐提升自己的忍耐力,一旦养成一种习惯,我们会依赖于这种不适带给自身的有利刺激,让自己感到更有活力。 

3、阅读的习惯。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会把读书看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建立的一个表格,让自己每读完一章节就在上面写上+1。逐渐养成习惯以后,改成阅读一本书写上+1,你会发现一个月你甚至能够读上5本书。然后阅读会变得不再痛苦,而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当你能够跟别人谈起你阅读的著作以及你的看法,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4、早起的习惯。要培养早起的习惯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早起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会让你很期待第二天的早晨快点到来。如果你是一个吃货,不妨睡前准备好一顿丰盛的早餐食材,等早上起床给自己做一个很好吃的早餐。我给自己设定的早起目的是玩半个小时游戏(很神奇吧),这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于是,如果我想要6点半起床,那么我会把闹铃定在6点,然后快速起床,开机时间我会搞定刷牙洗脸,然后热一杯牛奶,一边打游戏,一边听着英语广播。通过这个方法,我将不适转换为舒适,让本来很难得事情变得容易而且备受期待。 

5、写作的习惯。读书再多如果不写出来,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向别人说出来,就不能得到修正与反馈,也无法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写作是一个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将平时阅读中的论点整理出来,加以思考,总结成自己的话语。这样,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加强。当然,写作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绪,并且组织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而且,当你对着电脑的时候,还要排除各种杂事的干扰,这对专注力也是一种锻炼。

补充资料:

舒适区理论由美国人Noel Tichy提出的理论。

  • “舒适区”, 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 “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 “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 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274°/2749 人阅读/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