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Web 测试工程师的招聘启事

2017-10-15  籽藤 

用这个标题真是尴尬,我原本想写一篇招聘软文,而这个标题暴露了我是个不谙套路的人,这种标题怎么可能带来大量的点击率和转发呢?诸位看官或许未曾听过 Ping++,对成为 Ping++ 的 Web 测试人员并不感冒,鬼要看你的什么“招聘启事”。

事实上,我从这几年的面试交流来看,不少互联网测试同仁的工作状态还是挺荒唐的,比如常年加班坐等开发修复bugs,连夜测试上版本;比如一提到测试自动化,只会想到UI自动化,没有分层测试的概念等等。我想借此文,侃侃 Ping++ 的日常,聊聊 Web 测试这个行当,若是符合你心目中对 Web 测试工程师这一职位的预期,那便是极好的,我们特别希望志同道合的你来加入。

公司基本状况

总部在上海张江高科,在北京深圳设有分部

聚合支付开创者,目前聚焦整体支付解决方案,涵盖账务系统,商户系统,大数据智能增长系统

B 轮融资,当前企业用户2.5w+ 家

谈谈 Web 测试工程师的软实力与硬功夫

测试工程师,往往会被人看作“技术”与“业务”之间的桥梁。一方面,测试人员比业务人员了解更多的技术细节,另一方面,测试人员相对于开发人员,有更好的全局观和用户视角。但说到底,测试工程师是个技术岗位,近几年测试技术与工具的发展更是层出不穷,在实际项目过程中,一名测试人员又往往对应于多个开发人员开发的模块,这给测试人员带来的挑战在于,一方面,测试人员需要了解开发的基础知识,还要学习测试思想与技术;另一方面,测试人员需要了解用户使用习惯,不断提高对用户场景的理解。

可惜的是,不少测试同仁没有以工程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大环境,说工作量太大,没有时间学习;说公司没有给他们代码权限,开发文档不全,测试介入时间太晚;说很多资料网上查不到,不会翻墙等等。

我个人一直以来的看法是,团队成长有周期,个人成长无边界。团队氛围是对个人有很大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自我驱动”与“快速学习”本来就是工程师职业中很重要的软实力。当然,你可以选择离开那些与你价值观有极大冲突的团队。但有个客观事实是,大多创业公司虽增长快速,氛围欢乐有趣,却也问题多多,资源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有时候,我们要集整个公司之力去度过一个坎。所以你要了解清楚,你面临的加班和重负荷,到底是公司的加班文化决定的,还是团队正面临一个坎。你愿意花多少精力扛多久。当我们决定要留在一个团队,就需要展现出百分百的责任心,我们交付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是一张体现职业素养的名片。

在 Ping++,“自我驱动”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深信,最大的压力是他人的信任。开放氛围的背后是严格的考核(上到下,下到上,同级互评),我们追求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这里没有加班文化,我们认可功劳,不认可苦劳。测试人员阅读开发代码,对开发文档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研发流程改进提出想法都是受到鼓励的。我们的产品,开发,测试,运维小伙伴的合作非常紧密,常规迭代是1-2周,测试人员平时用钉钉,Confluence,Redmine,Gitlab,Jenkins 等。有两台测试人员专用的服务器供大家折腾。有例行的技术分享来促进交流。

由于 Ping++ 的 Web 系统是前后端分离的,我们的 Web 测试工作不仅要关注界面操作,还有后端 RESTful API,数据库 mysql,缓存数据库 redis,消息队列 nsq 等多个模块。目前 Web 组的自动化测试工作重点在后端接口测试,使用 python 的 ddt 和 proboscis 框架。我们在之前两年付费买了 SoapUI Pro,而后虽然因为 SoapUI 不满足需求而不再续了,但可见我们作为一支创业团队,是不吝惜在质量活动上的投入的(当然,要有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作为面向企业用户的支付产品,我们重视每一个商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内部遗漏的原因分析,定期复盘。质量不只是测试人员的事情,质量需要各个角色的关注,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

 综上,核心内容有两点:

1. 自我驱动,快速学习和责任心极为重要,我们也有严格的淘汰机制能保证你周围大部分小伙伴都是具备这种软实力的;

2. 这个测试工程师职位有门槛,需要熟悉至少一门编程语言,掌握代码版本管理工具的使用,能独立完成测试脚本的开发,能够自主调研新的测试工具和方法。PS. 虽说我们已经有了成型的测试框架和测试项目,但如果你能提供更加成熟的方案,我们愿意为了追求高品质打破常规

其他说明

Ping++ 测试团队经过重组之后,该职位属于支付产品线 Web 组,本次招聘的测试工程师 Base 上海,12-20k,工作标配是 Mac Book Pro,包早午饭。每周五上午有肩颈按摩。报销专业书籍。有期权。

应聘方式

拉勾投简历,搜索“Ping++ 中高级测试工程师”

或直接发简历到:wuziteng2006@163.com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大段,相信你能感受到我的诚意。如果你能提供个人博客地址,Github 账号,或者近期阅读的书单,相信我们的交流将会更加顺畅。

2330°/23308 人阅读/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