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蝉的博客
AI时代,程序员如何生存与发展?1.AI时代,程序员的焦虑来自哪里?最近几年,AI技术,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Claude、Gemini、CodeLlama)在编程领域的能力突飞猛进,从简单的代码补全到可以独立编写完整项目,甚至进行复杂的系统架构设计。这让不少程序员开始焦虑:AI会不会取代程序员?现在的AI已经能写代码了,未来它是否会彻底替代我们?市场对初级程
1°/16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说在前面 需求上线当晚,凌晨三点的办公室里,测试工程师举着错误日志拍案而起只见程序员缓缓抬头回答道:「我本地运行没问题呀,你重新试下」空气突然凝固…… 需求来袭产品经理:这个按钮颜色要根据用户心情自动变化回:这个需求不太科学 潜台词:现有的技术栈无法支撑您的科幻梦 产品经理:有个新需求,你看下可以实现不回:这个可能实现不了,需要调研一下~ 潜台词:不是做不了,只是项目里没用过,不能
4°/46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说在前面 编程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程序员最讨厌的两种人,一种是不写注释的人,另外一种是让我写注释的人”。”是否需要写注释”长期处于争议旋涡:有人认为注释是代码冗余,顶尖程序员应追求”自解释”代码;另一派则坚持注释是团队协作的基石。 不写注释派观点 “现在居然还有人写代码注释的,代码得有多差” 逻辑至上:代码本身应通过命名规范(如calculateTaxRate())、模块化设计(单一职责原
5°/5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说实话,看到这个标题,我的心情挺复杂的。毕竟前些年,程序员可是最吃香的职业之一,动不动就有50万、100万年薪的神话流传。那时候互联网行业风生水起,资本追着撒钱,公司疯狂扩张,程序员跳槽跟走亲戚一样随意,涨薪30%都是起步价。可现在?风向彻底变了。大厂优化裁员,小厂倒闭关门,找工作的人一堆,能拿高薪的越来越少,甚至还有人感叹:“是不是以后写代码的都得去送外卖了?”到底发生了什么?程序员的
4°/45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在OpenAI首席产品官预言”AI将在2025年底全面超越人类程序员”的背景下,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但深入观察会发现,AI编程能力的突破反而凸显了人类程序员的独特价值。本文通过三个关键视角,揭示程序员如何在AI时代构建新的竞争壁垒。一、业务理解的护城河:AI无法复制的领域知识1.1 互联网数据之外的业务逻辑迷宫大模型的训练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网络,但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如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制造
4°/40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大家好呀,我是飞鱼。大家知道,在现实世界中,程序员间的水平往往都参差不齐。有些程序员水平是真的低,一天到晚不是在制造问题,就是在制造问题的路上。而一些程序员,工作几年就已然成为了团队的核心骨干,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真的高。程序员之间的差距,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说,就像炒菜一样,同样一道宫保鸡丁,新手可能炒出来就是鸡丁大乱炖。而高手则能炒出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复杂点说,就像写代码。同样是实
3°/39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最近我回顾了一下我的职业生涯,发现我经历了不少典型的程序员思维误区,这些误区曾经让我吃尽了苦头。相信你也感兴趣。程序员最大的悲哀,不是写不出好代码,而是只会写代码。我用10年工作经验,总结出程序员越努力越失败的5大思维癌症。我从向上管理、职业规划、裁员认知、业务优先级、技术学习5个经典场景与大家分享一下,为大家避坑。误区一:我代码写得好,凭什么升职的是他我重构了核心项目代码,大领导只记住“优化了
5°/56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同样的接口,同样的前缀,只是后端地址不一样,怎么同时代理多个地址呢?也就是一个前端,怎么连接多个后端的地址?一个前端,需要同时和N个后端联调一个需求里有若干个模块,分别给不同的后端开发,前端需要和N个后端联调本地开启一个端口给测试,然后你需要去做其他的需求,但是其他的需求需要连接另一个后端接口其他情况,总之:1个前端VSN个后端上述场景,都是一个前端,联调N个后端的场景,你可能没遇到过,但
4°/43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一、宏观图景:危机中的结构性机遇国际环境方面,美国政策调整带来的技术封锁压力持续加大,叠加全球资本市场的避险情绪,导致中小微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但硬币的另一面,我国产业升级正孕育着三大确定性机遇:技术自主化:从芯片制造到操作系统,关键领域国产替代需求激增数字新基建:5G+工业互联网催生百万级智能化改造需求消费认知迭代:新能源车市占率突破60%印证着国产品牌崛起二、技术前沿全景扫描(2
4°/47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
凌晨三点的显示器蓝光里,我又一次对着报错信息抓狂。直到上个月在GitHubTrending榜看到DeepSeek的开源项目,这个改变程序员工作流的”瑞士军刀”,让我体验到了什么叫”代码如诗”的快乐。记得那天深夜调试MoE模型时,DeepGEMM仅用300行代码就解决了矩阵运算的功耗难题,这比当年第一次用React实现动态渲染还要震撼。要说DeepSeek最让程序员上头的地方,莫过于它对硬件底层
6°/62
人阅读/0 人点赞/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