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量评审的文档中想到的

2011-03-15  籽藤 

        从去年的CMMI咨询项目,到目前手上的ISO年审工作,我可以说是“被接受”了质量管理这方面的学习。其实,无论是CMMI还是ISO9000,评审需要的文档分为两个部分,质量体系的规程和各个项目的材料。只是在CMMI中这个“规程”习惯被称为“规程/指南”,而在ISO9000中常称为“程序文件”。既然如此,评审的目标就出来了――各个项目的材料作为证据,证明企业正依据着制定好的质量体系运转。至于质量部人员(QA)的日常工作,也就是“审计”二字;照着“内审检查表”或“项目审计表”逐项逐项地检查,找出不符合项形成报告。
      关于CMMI模型、ISO9000标准,我不想说太多,怕人误人子弟之嫌。其实,有过质量体系评审经历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不过是“文档”二字。
      那么,到底在补什么文档?为什么会补这些文档?为什么要补这些文档?这正是我这段时间思考的问题。

      我将为了评审而补的文档,分为三类:
          1.评审或复审类的必要项目文档
          2.周报等可有可无的报告文档
          3.管理层的会议记录和统计数据

      为什么在项目文档中单单提到“评审或复审类”呢?很简单,因为其他的项目文档,诸如《需求说明书》、《开发计划》、《设计说明书》之类的,项目经理和客户都关心着呢,一般都会督促相关人员编写。而“评审报告”呢,大家就无所谓了。拿《需求说明书》来说,这份文档肯定是需要向客户确认的,一般都是专门开会来讨论这份文档的内容,其实就相当于客户参与了这份文档的评审。尽管有“需求评审”这个活动,但是项目中一般都没有《需求评审报告》之类的文档。为啥?因为在客户评审之后,大部分的处理方式都是项目经理直接改《需求说明书》,再发个Email说明一下会议上提到的Issue list就完了。《需求评审报告》?给谁看?谁要看?

      对于项目团队和客户而言,只要《需求说明书》明确了就OK了。同理,“周报等可有可无的报告文档”也是一样,一般大家都会在项目例会上说明自己的工作进度,项目经理的只是注重大家的工作进展,对于何种形式的汇报,是否要形成周报,也是无所谓的。
      跟大家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有些文档在项目中好像是无所谓的,但却是质量标准体系非常看重的。为什么?因为CMMI、ISO9000是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估的;从企业的角度看,评审报告和员工周报都是很有价值的。只有形成了评审报告,才能有效地跟踪客户对需求文档提出的建议;而需求评审报告一般是在需求调研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业务逻辑,不能仅靠一个条目简单罗列。至于员工周报,将个人的进度记录在文档中,这既是项目经理掌握项目总体进度的依据,也是了解员工能力的一面镜子。再说得大一点,对企业进行人员管理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从个人周报中了解员工最近在项目中学习哪方面的技术,学习到何种程度,这对今后项目的人员配置、绩效考评都能提供依据。当然,这些是理想的企业管理,也是质量标准的缔造者期望的,所以很多质量标准都要求有评审和周报这两类文档。遗憾的是,很多项目经理想的只是让项目如期上线就好,什么跟踪评审的建议,什么周报,大不了打打电话发发邮件问一声就是了,项目下一期是谁接手都不知道呢,没必要较这个真。
      最后一类补充的文档是“管理层的会议记录和统计数据”。这其实是最关键一环;因为无论是哪套质量体系,想要在企业推行,必须要有管理层的重视。然而,大部分的BOSS都会直接授权给质量部的老大,让质量部自个儿折腾。请注意,这种授权完全是BOSS的主观意愿,各个质量标准可都是号召‘全员参与’的。所以,为了迎合质量标准,只能杜撰一些管理层的会议记录,以表明管理层是很重视的。至于统计数据,呵呵,我就不往下说了,你懂的。
      HoHo,成文一篇,可以洗洗睡了。

374°/3740 人阅读/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