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关于面试也说了好多,知乎上我也开过一个面试的Live,也有幸被选进了知乎2016精选。不过今天我想说的是在实际过程中如果我去面试了,我会怎么进行面试,会问什么问题,会遵照哪些原则。我本身的行事风格就是比较特殊的,希望对广大应聘者和面试官有所帮助。只关心对方提及的内容这是我自己遵守的原则。所有的交流一定是基于对方简历和自我介绍中提及的。换言之,对方提及的内容回答有明显问题,那么扣大分,相反,
2017-05-19/4254 人阅读/14 人点赞

介绍为方便流媒体服务端的压力测试,向大家推荐一套流媒体的压力测试工具(St-load),希望对从事流媒体测试或者对流媒体感兴趣的同学有所帮助~St-load1.支持RTMP推流测试,一个进程支持500个并发。执行程序:./objs/sb_rtmp_publish2.支持RTMP拉流测试,一个进程支持5k并发。执行程序:./objs/sb_rtmp_load3.支持HTTP负载测试,所有并发重复下载
2017-05-18/10711 人阅读/49 人点赞

前言笔者目前从事后端相关开发工作,所以经常需要和开发客户端的同学以及其他开发后端的同学调试HTTP接口。本文主要是分享笔者自己是如何利用工具更有效的调试HTTP接口的,同时把笔者自己开发的两款工具软件分享给大家。我们知道,要检查一个接口返回的内容是否符合预期,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查看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数据和服务器端返回的相应数据是否是符合预期的。比如是开发手机客户端,我们可以通过在办公机器上使用Fi
2017-05-18/2715 人阅读/1 人点赞

上周,Versionone发布了第11届敏捷状态调研报告。笔者深夜加班,给大家翻译和解析几个重点。总览企业的敏捷性在迅速发展,并且敏捷遍布各个行业。笔者认为,虽然遍布的行业很广泛,但是参与调研的人也许是这些行业里的IT部门或软件相关项目。敏捷在范围和成熟度上仍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94%的调研者反馈他们所在的组织实践过敏捷,同时,这些人反映在他们的组织里有超过60%的团队还没有实践敏捷。44%的调研
2017-05-16/4738 人阅读/0 人点赞

背景介绍自动化常常是测试团队首先想要建设的内容,因为自动化的好处是明显的,但真正实现自动化测试的时候才发现,这条路上的“坑”比想象的多得多。想要少遇到这些“坑”,首先要用正确的姿势打开“自动化”。自动化常常是测试团队首先想要做的技术建设,因为自动化的好处是明显的:这个工作输出的成果—--工具、脚本框架、自动化用例都是可以长期重复使用的,是“实在”的、“可见”的成果。自动化在质量守护和问题快速反馈上
2017-05-15/3255 人阅读/2 人点赞

背景介绍今明两天我们为大家介绍服务端监控方案,为方便大家碎片化时间阅读,我们将本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今天先讲讲需求说明、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决策。对于任何一个服务端应用来说,监控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系统在运行过程当中太容易出现故障,网络、存储、系统负载、软件Bug,任何一个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监控必不可少。需求说明1.功能性监控(availability):我们希望能
2017-05-12/2695 人阅读/12 人点赞

概述客户端测试包括很多工作,测试工作有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代码静态检查、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和安全测试等,辅助工作有用例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等,还有很多其他工作。工程师们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在做一些重复性工作,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质量的深挖上去。地图客户端测试效率提升思路是不定期得组织版本耗时分析,将耗时较长工作缩短、将耗时少工作变为零耗时,从而释放人力做更多探索测试。比如:事例1:设备管理
2017-05-11/2932 人阅读/4 人点赞

经常在测试行业的相关论坛上,看到过有朋友问,面试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测试一个笔,如何测试一个杯子,如何测试一个页面,上面有两个输入框及一个submit按钮,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求写上30条左右的测试用例来覆盖。针对这些问题,答复还不少,洋洋洒洒50+的用例随处可见。但是,在我看过的这些回答中,人们往往会漏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需求到底是什么?诸如类似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让测试一个笔,一个
2017-05-10/3228 人阅读/6 人点赞

前文提要,之前写了篇测试面试的文章,引起了大家比较大的感慨,也有朋友留言说要能够写一篇对应的怎么面试的文章。不过我比较懒,还在磨蹭的时候,行业大牛林应已经写了一篇文章给大家阐述了下自己的面试经历以及一些总结的经验。以下是原文最近Monkey同学在大话测试专栏发了篇文章谈“作为一个面试官,我是怎么来面试测试人员的”,正好作为一个有多年面试和被面试经验的行业老人,从面试者的角度来说说怎么准备工程师的面
2017-05-09/3119 人阅读/6 人点赞

为了能够在产品发布前,对产品质量能够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需要清楚质量的属性,这就需要建立质量模型,如McCall质量模型、Boehm模型、ISO9126模型等。传统质量管理更强调过程质量、内部质量,其关系如图1所示,过程质量影响内部质量、内部质量影响外部质量、外部质量影响使用质量,而使用质量依赖外部质量、外部质量依赖内部质量......图1过程质量、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之间的关系个人认为,
2017-05-08/6260 人阅读/11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