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Git已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版本控制的标准工具。在一些场景中,可能其他VCS工具比Git好用,但是当今的大多数开发环境都依赖于Git。因此,熟悉Git并知道如何有效使用它对于任何软件开发人员来说都是一项关键技能。我想介绍一下过去几年中我学到的一些最有用的Git概念和技巧。此外,我还会介绍有关Git的工作方式和常见操作,以及能在团队协作和理解代码中发挥很大作用的一些Git使用模式。文章中的信息
2021-05-06/2660 人阅读/5 人点赞

在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有几个问题缠绕着我,架构师该做什么?如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架构师?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很多人,但依然没有找到我需要的答案。请教猛哥,他告诉我,就把你对质量的知识迁移到质量运营就好了,当时不得其解。后来一次和周老师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你就别管架构师这高深的名词,就从你擅长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质量负责人,你需要关注产品的那些方面?我很快的告诉了他以下六个词。可用
2021-04-25/2782 人阅读/79 人点赞

利用嵌入式电子设备、微芯片等连接车辆、家电、医疗设备,以收集和交换不同类型的数据,被称为物联网。借助物联网,用户能够远程控制设备,可以实现不同设备的互联。在现实生活中物联网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跑步机、汽车、冰箱、路灯等各种设备可以轻松与智能手机同步数据,这些设备有助于获取必要的信息,如健康状况、心率监测、睡眠活动、水温、速度和其它物理状态信息等,也有助于显示来自智能手
2021-04-25/5104 人阅读/26 人点赞

【译者注:这是国外一篇介绍软件测试中应用AI技术的文章,下一代的软件测试工具一定是AI技术赋能的,全方位的简化测试过程和提高测试效率。】根据2019-2020年世界质量报告,基于人工智能的测试正在兴起,为了让测试变得更“聪明”、更高效,企业在软件测试中采用基于AI的工具和过程。通常情况下,软件测试中应用AI会使整个测试过程更快、更清晰、更容易,以及更省钱。测试自动化用于支持“持续测试”过程已经很多
2021-04-25/5139 人阅读/25 人点赞

一、自动化测试与测试自动化很多人会以为自动化测试和测试自动化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我个人看来,这两个概念有本质上的区别。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代替人工的方式来执行测试用例。使用工具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代替人工执行那些简单、重复而枯燥的动作,从而节省人工的时间,让测试人员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探索式测试中;另一方面,像性能测试之类的的压测场景我们很难使用人海战术进行测试而只能借助于工具模
2021-04-21/3664 人阅读/9 人点赞

现如今有许多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编程技能,例如:●学习线上免费或付费的课程;●阅读编程书籍;●挑选个人项目,然后像自己书写代码的过程一样,边修改边学习;●学习网上的指导项目(tutorialproject);●持续关注相关的编程博客;不同的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但是不管是使用哪个方法,您都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编程知识和技巧从而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您是中级或高级的程序员,我敢肯定,上面这些方法
2021-04-21/3048 人阅读/10 人点赞

“没有专职的测试人员?代码提交就直接发布到生产环境?而且,一天还可以发布多次?”对于很多团队来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他们都是怎么做到的?一、两个案例相信很多人都对前面这些问题很好奇,在解开谜团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案例1随着互联网业务业务的发展,某行业核心系统为了面对互联网的挑战,需要对系统进行改造。可是,真想改起来却寸步难行……该系统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业务规则复杂,业务逻辑代码全部都在
2021-04-14/2653 人阅读/9 人点赞

在编写Junit测试时,我采用了同一套格式。如此,对于测试用例我就可以遵循这套格式进行编写和阅读,使所有的测试都整体划一。这种格式模板可以帮助我更快的编写测试,提高工作效率。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我的这套格式模板。(译者评:与我在测试建设原则中提出的继承原则相同,都是在进行一项测试工作之前,将公共的进行提取,统一格式模板,然后在以后的测试活动中都继承这套模板开展。)文件格式首先,在项目的测试包下新建一
2021-04-14/2629 人阅读/11 人点赞

基于属性的测试(PBT)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教育领域却明显滞后。许多学者甚至从未听说过它。这并不奇怪;计算机教育甚至还没有适应基本的软件测试,即使它可以解决教学问题。所以这个滞后是可以预测的。举例问题但即使是想使用它的人也往往很难找到好的例子。再怎样费劲心思颠来倒去地找,也很难将数学算法例子与之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例子,就没有人愿意去教它。即使他们教了,除非
2021-04-13/2623 人阅读/12 人点赞

本篇文章介绍x86_64架构下如何阅读汇编语言,另有一篇关于ARM64架构的文章也已经更新,请查看原文阅读。你可能会想这都21世纪第21个年头了,难道还有人需要学习汇编?抱歉,答案是需要的。首先,通过阅读汇编代码可以让准确地让我们了解程序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你的C++程序是1MB(例如)而不是100KB?能否优化最常调用的函数以获取一些性能的提升?特别是对于C++来说,那些没有被显式书写出来的指令
2021-04-11/4250 人阅读/24 人点赞

热门文章